【VERSE】空間是夢想的支點—新媒體藝術家暨創業者闞凱宇

2022/06/29


 

闞凱宇,不僅先後創立衍象設計實驗室與 Maker Bar,更是一位數位工藝實踐者與新媒體藝術家,以及三位孩子的父親。在他多樣化的角色中,闞凱宇從最初住辦合一的生活空間調整為完全分開的狀態,持續運用設計與創意的力量,與團隊嘗試各種創作與實踐的可能;離開工作環境回到家後,也盡心陪伴三位年幼的孩子快樂成長,致力於在工作與家庭生活的空間與時間場域中取得適當平衡。



 

走進闞凱宇位在大安區潮州街的工作室,這棟擁有四層樓的公寓,除了四樓是他主理的 FabCraft Design Lab 團隊文書辦公空間,一、二、三樓分別出租給電動車 GOGORO、提供創作者豐富選擇的紙張材料室品墨良行,以及致力於材料再生創作的大未來創意設計,也特別在地下室規劃出展覽、創作與存放作品和零組件的材料庫,儼然是藝術創作者及設計團隊最美好的創作基地。

身兼許多不同角色的闞凱宇,2013 年創立 FabCraft Design Lab,品牌名稱取自英文 Fabrication(製造)和 Craft(工藝)兩個字,道盡了闞凱宇期待能夠透過數位製造的技術,結合設計與創意,創作出擁有手工藝溫度的藝術品;隔年,在原有的基礎下,延續自己從研究所時期就開始探討,並且相當嚮往的「共享工作空間與資源」,成立 Maker Bar 創意平台,除了以「數位設計╳在地製造」為訴求,向全球的設計師、藝術家募集數位工藝作品,進行小量客製化的合作生產、銷售外,也提供實體工作空間與相關的材料設備,讓台灣的創客們能夠聚集在一起,共同進行作品的創作開發、交流彼此的創意想法。



從不同階段的 Makerspace 經營目標,到思考使用個人倉庫的可能性

 

「我一直都很喜歡 Co-Making (共同創造)文化,因為會有更多機會和不同領域的創作者交流,既然我離開學校後要重新打造屬於自己的創作實驗室,那就把資源、空間一起分享出來,創造更多價值。」從研究所開始,就持續探究如何應用新興科技與工具,嘗試跳脫設計框架,進而創造出各種讓人驚喜作品的闞凱宇,眼神散發出光芒地道出自己對創客文化、共享空間的熱情。

因此,從2014成立Maker Bar後,就針對會員採取24小時可自由進出空間的開放制度,期待讓大家可以在這個提供各種機具設備的空間中,快速驗證自己腦中的創意想法。

然而,要經營共享工作室卻也不是個輕鬆的工作,「特別是,加入的人越來越多,空間勢必就會有不夠用的情況。」過程中陸續搬遷了三次。「最早我們是在金山南路,但因為大量的人流,使得空間不足,因此決定搬到位於安和路地下室的場地;沒想到那棟大樓的排水出現問題,有很多寶貝的作品、昂貴的設備都因為幾次的淹水事件而故障,最後決定遷移至現在位於潮州街94號的老屋。」



 

只是身為藝術家,除了製作的作品體積可能會越來越大,無論是自己用心打造的作品或是與別的藝術家交流的作品,都會因為充滿情感,而捨不得丟棄,導致不斷面臨空間不夠用的困境,也因此闞凱宇開始尋覓外面的倉儲服務,作為存放重要作品與設備的延伸空間,在因緣際會下結識摩爾空間個人倉庫租借服務,讓他能夠更全心投入創作,追求夢想。
 



摩爾空間,讓我放心把所有寶貝物品存放在此

 

「我在國外就有過個人倉庫的租借經驗,也想過直接租用工業區的大廠房,但那些空間陰暗、粉塵多,簡陋的鐵皮屋無法控管儲物環境,讓人沒辦法放心存放物品。」但摩爾空間不管是走道,或是任何一個角落空間,都維持得非常乾淨、明亮,並且長時間維持60%以下的濕度控制,及全天候24小時監視錄影,讓闞凱宇可以安心地將所有短期內不會用到但非常重要的工具和作品存放在此,「像機械設備都非常昂貴,一碰水就可能整組報銷,摩爾空間的全天候濕度控制讓我很放心。」


闞凱宇笑著分享,自己其實是非常不會整理東西的人,但又覺得每個零組件和作品都很重要而捨不得丟掉,造成自己常常成為被家人或同事責罵的對象,「有時候這個馬達可能會成為下一個作品的一部分,所以長遠來看,每一樣物品都隱含了我的創作脈絡。」

摩爾空間為闞凱宇提供一個更完善的解決方案,讓他可以更妥善地分類、收藏好每一個獨一無二的寶貝,除了不再為收納問題所苦惱,也擁有更舒適、廣闊的空間去揮灑心中無窮的創意想法;此外,他也建議摩爾空間可以進一步發揮身為專業空間規劃師的影響力,開設整理、收納物品的相關課程,引導消費者更有效率地整理好自己的物品,讓重要的空間,可以用來實現夢想、體驗生活的美好。


 

觀看更多職人專訪請按此
本文轉載自VERSE網站

其他文章